燈謎,即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,又叫“燈虎”。猜燈謎又叫“射燈虎”。謎語來源于民間口謎,后經文人加工成為謎,它在中國源遠流長。春秋戰國時期,出現了“隱語”或“庾詞”。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作。三國時代,猜謎盛行。在宋代出現了燈謎。人們將謎條系于五彩花燈上,供人猜射。明清時代,猜燈謎在民間十分流行。
燈謎的三大基本特征
1、獨特的結構: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,即謎面、謎目和謎底,也稱燈謎三要素。
2、面與底別解: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,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,從而得出別樣的意思,所謂“謎貴別解”,別解方顯謎味。
3、面與底異字: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,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,否則稱為“露春”,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。
燈謎猜法
拆字法、離合法、增補法、減損法、半面法、方位法、參差法、移位法、殘缺法、通假法、盈虧法、會意法、一謎多底、舊謎新猜、字字雙謎、與虎謀皮、擬面征底、拆底就面、底面相克、謎底別解、謎面別解、謎面太泛、謎面拋荒、謎底踏空、用字差錯、謎面更新、謎目混雜、用典失實、格助謎活、謎面加注、一字反義法、有典化無典、正字反側法、題外暗扣法、腳趾動”謎。
請幫我找一些關于中國傳統文化——燈謎的資料!
越詳細越好!或者提供網頁!
找到之后,最好再提供5各以上的經典燈謎!
急需!請盡快!謝謝! 燈謎(riddleswrittenonlanterns)又名文虎.猜燈謎,亦稱打虎.彈壁燈.商燈.射.解,拆等,現在,人們都習慣用"燈謎"一稱.
燈謎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,是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門綜合性藝術.早在夏代,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.到了春秋戰國時期,這種歌謠發展,演變成"瘦辭"(亦稱"隱語").當時由于列國分爭,有不少游客在進諫時,往往都用"隱語"道出已見,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.<<國語.晉語>>記載:"有秦客瘦辭于朝,大夫莫之能對也."可見那時的這些"瘦辭"和"隱語",就是我國燈謎的雛形.直至南朝宋文學家鮑照作"井"."龜"."土"三個字謎,并以<<字謎三首>>收入他的詩集后,才有了"謎"字一稱.
開始的謎流行于口頭說猜,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.到了南宋,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,常在元宵花燈之夜,將謎條貼在紗燈上,吸引過往行人,因之又有了"燈謎"一稱.
《謎語》古稱“隱語”,“廋辭”。今通常指民間謎語。我國著名古典文藝理論家劉思在《文心雕龍·諧隱》中說:“自魏代以來,頗非俳優,而君之嘲隱,化為謎語。謎也者,回互其辭,使昏迷也。或體目文字,或圖像物品,纖巧以弄思,淺察以炫辭。義欲婉而正,辭欲隱而顯。”他對謎語從理論上作了高度的概括,對謎語發展的歷史,謎語的定義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闡述。
民間謎語與燈謎不同,燈謎屬于文義謎,而民間謎語除了少量字謎外,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來隱射的,因此,它屬于事物謎。它主要著眼于事物的形體,性能,動作等特征,運用擬人,夸張、比喻等手法來描繪謎底,從而達到隱射的目的。
它的謎底范圍比較窄,除了少量字謎以外,極大多數都是事和物、如動物、植、用物、人體器官、自然現象、人類行為等。
它的謎面往往是山歌體的民謠,以四句形式出現較多,講究押韻而有節奏,讀之可以瑯瑯上口,而且形象生動,便于口頭傳誦。
由于民間謎語通俗易懂,故大多數都適宜少年兒童猜射。因此,有時也把民間謎語稱作兒童謎語。自古以來,謎語由于其謎體不同,所以橋代的厥稱亦有所變化。
謎語在春秋時叫“言隱”、“隱語”、“廋辭”;在漢時叫“射覆”、“離合”、“字謎”;在唐時叫“反語”、“歇后”;在五代叫“覆射”;在宋時叫“地謎”、“詩謎”、“戾謎”、“社謎”、“藏頭”、“市語”;在元時叫“獨腳虎”、“謎韻”;在明時叫“反切”、“商謎”、“猜燈”、“彈壁”、“彈壁燈”、“燈謎”、“春燈謎”;在清時叫“謎子”、“謎謎子”、“切口”、“縮腳韻”、“文虎”、“燈虎”、“春謎”、“燈謎”等。